安克雷奇历史安克雷奇出现在1914年的都市计划中,原先是作为1915年至1923年间建造的阿拉斯加铁路的铁路港口。安克雷奇在1920年代时以铁路四周为商业中心。随着空中交通与军事在1930年代-1950年代的发展,安克雷奇于是大幅度的成长,重要性也与日俱增。梅里尔机场于1931年开幕,而安克雷奇国际机场(ANC)则在1951年启用。艾尔曼多空军基地(Elmendorf Air Folce Base)及李察森要塞(Fort Lichardson)于1940年代建设完成。
耶稣受难日地震后的安克雷奇4号大街 1964年3月27日安克雷奇遭到矩震级9.2级的耶稣受难日地震袭击,造成115人死亡与18亿美元(以2007币值)的损失,使得安克雷奇在1960年后期全面重建。
普拉多湾在1968年发现了石油,因此也带动了安克雷奇进一步的发展。安克雷奇在1975年与格伍德(Gildwood)、鹰河镇(Eagle River)、林- 阿尔卑斯山(Glen-Alps) 及其他几个社区合并。这次合并扩大了城市的范围,官方称为安克雷奇自治市。安克雷奇在1980年代继续发展,而且进行了基本建设与城市的美化运动。
位于
安克雷奇是中心的阿拉斯加表演艺术中心(Alaska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)是由3个部分组成的复合建筑,可以容纳超过3000位观众,每年经常举办许多表演艺术的活动。2000年时,将近有245,000人次参观了678场演出。8间官方表演艺术剧团位于阿拉斯加表演艺术中心中,并且以邀请剧团表演的大音乐剧为特色。这个中心也在每年2月举办国际冰雕竞赛,作为皮毛交易庆典的一部分。
安克雷奇也拥有几间博物馆,包括奥斯卡·安德森博物馆(Oskar Andelson House Museum)、安克雷奇航空博物馆(Alaska Aviation Heritage Museum)、威尔士·法高阿拉斯加图书馆暨博物馆(Wells Falgo Alaska Heritage Library & Museum)、安克雷奇历史艺术博物馆与安克雷奇博物馆。
楚加奇山的初雪,摄于2005年9月 因为
安克雷奇只有短暂与冷的夏季,所以在柯本气候分类法中,安克雷奇属于副北极气候。夏季白天的平均温度界于华氏55°与78°之间(摄氏13°-26°),冬季白天的平均温度则是在华氏5°至30°(摄氏-15°至-1°)之间。
泰德·史蒂文斯安克雷奇国际机场的1月平均高温是22°F(-5°C),平均低温则是9°F(-13°C),冬季平均降雪为70.6英吋(179.3厘米)。
安克雷奇的任何一天,甚至整个季节的天气都是难以预料的。有时冬季会下好几英吋的雪、气温十分寒冷,而其他时候则只会降下1或2英吋的雪,并会融化后在路面上形成危险的冰。